我们为什么给孩子进行3小时密集干预?
因为从ASD教育干预的要求孩子接受的干预时间也是每周不少于40小时、密集干预是为了保证效果。您说的孩子坚持不下来的情况我们也确实碰到过,因为孩子“在校学习3小时”本身就是干预目标,我们对于初期无法学习那么久的孩子也会从1.5小时开始,循序渐进。
全新的在校干预形式:
为什么用班级的综 合干预形式替代各种各样的课程搭 配形式?
优势一:3:3,3:4,3:6到3:8的班型设计,每个班标准配置3个老师实际上就是为了给孩子创造小社会环境,在初期需要一对一密集干预的时候就增加孩子对小集体环境的适应性;
优势二:在班级里3个小时的密集干预,可以让孩子在校的时间全部用在干预上,减少换机构途中时间的浪费,也避免换机构和教室过程中学生之间的碰撞引起特殊行为问题出现。
优势三:社交是孤独症孩子最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社交思维贯穿于不同班型的设置,从唤醒社交意识、加强社交能力、达成社交目的,一直到的接近正常教学体系的融合班级,都是基于融入社会为最终目的。
孤独症康复的现状
可树葆孤独症康复教育特色
为什么要划分班型对应梯度课程?
依据科学、客观的权威评估标准,客观依据针对孩子能力,设置对应的课程。
我们为什么用梯度课程体系来去干预?
1、不同班型的孩子能力不同,自然要使用不同的课程配比;
2、不同阶段的孩子对应不同的阶段实现目标;
3、不同班级的课程使用不同的教案内容。
我们依据什么来分班?
以VB评分作为能力评估和分班基础
依据科学、客观的权威评估标准,客观依据针对孩子能力,才能匹配出适合孩子的课程。
可树葆课程搭配原则
机构康复的时间是有限的,成本也相对较高,家庭和其它自然场景下的泛化干预是孤独症儿童必不可少的干预形式;孤独症孩子的黄金干预期是0~6岁,这意味着要想孩子取得进步就得争分夺秒,所以孩子的居家时间也要合理、高效地利用起来;家庭生活的诸多场景和活动流程如洗漱、穿衣、吃饭、打扫卫生等,都是孩子相应技能提升训练的关键教学环境。为了实现家校共育的理念,我们的课程体系不但提供机构干预课程,还能提供便捷高效的个性化家庭干预课程,从而实现对孩子连续性全方位的康复干预。
家长可使用嗨小保作为家庭教学工具;下载贝多盒APP结合手机家长即可查看我们学校干预延续的家庭康复方案;这种借助信息化平台和工具的优势,可以延长机构的康复作用,引导家庭在校外更好地实现进一步的科学干预。
高效的家校联动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