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周丨哺乳期妈妈需要额外添加营养补充剂吗?(一)

首页    专题专栏    母乳喂养周丨哺乳期妈妈需要额外添加营养补充剂吗?(一)

 

 

母乳喂养周
|
爱你,妈妈
|

 

上一篇文中为大家讲解了哺乳期妈妈如何合理饮食,那么问题来了,如果妈妈做到了合理饮食,还需要再额外添加营养补充剂吗?如果部分妈妈像上文说的过度节食,又该如何添加营养补充剂呢?

 

         

            

    
 

事实上,妈妈饮食不合理,营养素摄入不充足,短期内不会影响乳汁质量。但是乳汁中的成分是通过动用母体储备的营养素,甚至依靠牺牲母体组织来维持,时间长了将影响母体的健康,严重时出现营养缺乏性疾病;还会导致母乳的质量下降,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现实中会有很多妈妈由于工作、生活等原因,不能保持一个均衡的膳食。市面上的营养素补充剂五花八门,又如何结合自身情况补充一些营养素呢?

今天先带大家详细的从以下几种矿物质的具体需要量来分析(篇幅太长,关于维生素部分见下篇文章),记不住的妈妈要赶紧收藏哦~

 

矿物质
 

 

一般情况下,即使母亲饮食不合理,乳汁中的钙也会较为恒定,因为乳汁会动用母亲体内的钙。但是当母亲膳食长期缺钙,就会影响乳汁中的钙,而往往到了这种情况,母亲自身缺钙已经比较严重了,可能会因缺钙造成骨皮质变薄。
 
人乳中钙含量一般为34mg/100ml,人一天自身又需钙800mg,妈妈们可依据自身因泌乳丢失的钙量加上自身需钙量计算一天总需钙量。
 
一般乳母膳食钙推荐摄入量为1000mg/d,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2000mg
若妈妈能做到像上篇文章所述,每天喝牛奶300-500ml,或者相当量的奶制品,再加上深绿色蔬菜、豆制品等达到总量(具体食物组合见上篇文章),就不用额外补钙。
 
若妈妈已经出现缺钙或因为宝宝牛奶过敏,不能食用奶及奶制品,可在医生或医院营养师指导下合理使用钙剂,同时还需补充维D促进钙的吸收。
 
 

乳母饮食中的铁含量对乳汁中铁含量影响甚微,因为一般足月儿体内会有4个月左右的铁储备,所以不用担心对宝宝的影响(早产儿、小样儿、多胞胎等特殊情况除外)。

 
但即便乳汁中铁仅0.05mg/ml,为防止母亲因长期饮食中缺铁,妈妈自身出现缺铁性贫血,哺乳期妈妈需比孕前的铁推荐摄入量要增加4mg,即24mg
 
因植物性食物中铁的利用率极低,而动物性食物,尤其是动物肝脏,红肉类等食物中铁的利用率相对较高,所以如果部分妈妈因为挑食不吃肉的话可能会出现缺铁。
 
哺乳期妈妈每日需进食200~250g左右的肉禽鱼蛋类,每周1~2次的动物肝脏。
 
而这部分挑食不爱吃肉的妈妈如本身就贫血的话,就需在医生指导下及时补充铁剂,并多吃富含维C的水果促进铁的吸收。
 

 

乳汁中的锌含量受母亲饮食中动物性蛋白质和动物性食物来源的影响。锌与婴儿生长发育及免疫功能有密切关系,缺锌会导致宝宝生长发育迟缓,影响宝宝味觉、伴食欲下降。
 
成年女性每日锌推荐摄入量为7.5mg/d,哺乳期增加4.5mg
 
富含锌的食物包括生蚝、蛏干、马肉、羊肚菌、扇贝、猪肝等,而这些食物往往都不常出现在日常饭桌上。所以额外补锌对部分妈妈还是挺重要的。
 
 
乳汁中的碘与乳母膳食中的碘密切相关。由于乳母的基础代谢率和能量消耗增加,碘的摄入量也随之增加。乳汁中碘含量高于血浆中碘的浓度,乳母摄入的碘可很快进入母乳中。
 
碘参与甲状腺素的合成,甲状腺素在体内具有调节机体物质代谢和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
哺乳期妈妈是碘缺乏的高风险人群,对碘的需要从非孕期的120μg/d增加到哺乳期的240μg/d,而缺碘可能导致小儿出现认知能力低下,严重出现呆小症。
 
富含碘的食物包括碘盐、海产品。
 
综上发现,母亲最合理的营养补充方式为合理膳食,安全又有效。若饮食均衡,就不需自行购买各种营养补充剂。若实在觉得要补,应在营养医生指导下进行补充,以保障自己和孩子的健康。
 
 
 

下篇预告:哺乳期妈妈需要额外补充营养补充剂吗?(二)

 
SUMMER
KESHUBAO

 

这里是可树葆营养科

一个专门负责儿童营养管理的科室

让我们一起为宝宝的健康成长而努力!

如果您有任何与宝宝营养相关的问题

如肥胖、瘦小、生长迟缓

早产儿追赶性生长

食物过敏、辅食添加等

 

欢迎前来咨询

可树葆儿科随时恭候您的到来!

 

 

 

2021-08-03
浏览量: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