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发育迟缓的早期表现有哪些?如何开始干预?

语言是人类沟通的重要媒介,透过有系统组织的语言符号,人们可传递或进行思维活动。言语(口语)是表达语言的一种符号系统,是利用语音去代表事物和思想,是人与人进行沟通最有效的方式。
语前技能是学习说话的基础,是必需技能。它包括:
1.对声音的反应和辨别;
2.模仿能力;
3.发声能力;
4.专注力;
5.轮流作转能力;
6.概念建立。
干预过程中,宝爸宝妈们可能常会抱怨语言进步慢,开口说话难。可是在没有以上6种语言技能的情况下,想要宝贝一节课就见效,两节课就说话,这种概率实在太小。
让我们先来说说这几项语前技能和言语的关系以及它的重要性吧——


如何在早期发现语言发育迟缓
KESHUBAO
通过长达十几年的跟踪调查,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发现和预防方式已经相对比较完善,有科学家总结出了“一看”、“二听”、“三交流”的窍门。
一看:父母们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语言及行为
普通儿童在三岁的时候尽管不能“出口成章”,但是跟爸爸妈妈们抬杠犟嘴的行为也会不时发生,而且他们这个时期还特别唠叨,看见新奇的东西都能叽叽喳喳半天,令许多家长不厌其烦。
但语言发育迟缓儿童恰恰相反,他们虽然仍旧保留儿童的好奇心,但囿于自身理解能力的不足,导致他们的好奇心只局限于特定的物品。
不仅无法表达清楚自己要什么,而且自身行为跟语言不匹配,握不是握,抓不是抓。
二听:听孩子嘴里念叨的是什么
我们这里以A和B两个同龄儿童为例,A是语迟儿童,B是正常儿童。
当我们在孩子面前表述“今天的苹果真好吃”时,A和B两个儿童的表现各不相同,A无法准确复述刚刚说过的话,而且嘴里面发出的声音让人听不明白;B则完整复述刚才的话,而且表情也不像A那么呆滞。
这就是语迟儿童和正常儿童的区别,因为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效率的不足, 导致语迟儿童在听、说方面远远落后于同龄儿童,即便是最简单的一句话,他们也很难完整复述清楚。
如果家长们仔细去听语迟儿童的发音就会发现,语迟儿童的发音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比如他们分不清楚“你、我、他”之间的区别,语言逻辑也颇为混乱。
三交流:在同孩子交流时看表现
在三四岁后,大部分儿童的交流趋于稳定和“成人化”,即儿童的表述更加成熟。
因此很多家长觉得孩子说起话来就像是个“小大人”一般,甚至有些语言能力发展强的孩子还被父母当作“赚钱工具”,靠着这种方式在网上充当“神童”。
与之相反的是语迟儿童,他们的表达能力有,但是并不强,尤其是在与人交流时他们很难有正反馈,比如对父母的指令无反应或反应迟钝等。
以上就是发现语言发育迟缓的方法。
说到这,很多家长会产生另一个疑问:“那我们为什么难以发现语言发育迟缓呢?”


2 为什么语言发育迟缓难以发现?
KESHUBAO
1.对语言问题不了解,缺少相关知识
尽管很多父母都接受过高等教育,但不可否认的是,许多人仍旧遵循着传统的育儿观念。比如宝宝吃好睡好就是健康、说话有“口音”并不是大事、说话晚是“贵人语迟”等等。
这些不正确的育儿理念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逐渐淘汰,但如今却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了许多家庭中,对宝宝的语言发展提出了挑战。
除此之外,许多家长对语言问题相关知识的不了解也导致我们无法及时发现语言障碍。
2.分不清什么是语言发育迟缓,什么是正常表现
在语言这个问题上,有些家长表示自己也很委屈,他们又不是什么专家教授,哪里会知道什么是语言发育迟缓,什么是语言发展的正常表现。关于这点,其实来我们机构咨询的家长也吐槽过很多次。虽然一开始都不了解,但是察觉到孩子的异常症状后,家长也应该尝试着去了解去学习。


注意!和语迟有关的表现
KESHUBAO
(1)说话晚或者很晚,过了说话的年龄仍然不会说话,常见的是2岁半以后开口或者仍然不开口说话,部分甚至要到四岁或者更晚。
(2)开始说话以后,比正常孩子发展慢或者出现停滞现象。
(3)只会用单字交流,不会用句子表达,或者稍大后句子的长度仍然很短。
(4)虽然会说话,但是语言交流的技能较低,不能与人流畅地对话,常常表现出与人视线不合、活动过多或不和小朋友玩等行为问题。
(5)语言应用,词汇和语法的应用水平都低于同龄儿童,语言内涵贫乏,语法知识缺乏。
(6)语言理解困难和遵循指令困难。语言现象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个体如果因生理或心理的原因,在语言某-一个领域技能欠缺或是掌握不佳,都有可能导致语言发育迟缓。
孩子如果存在以上部分语言问题,父母也不要盲目的认定孩子一定是语言发育迟缓。最好是到专业医院进行检查,确定原因,对症治疗。
总之一句话: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